 |
随笔集 |
|
这里放了一些我的随笔文章。例如《谈谈手机软件》,
《在VC中编译、运行程序的小常识》等。以后还会增加新文
章。既然是程序员,所谈的自然都是围绕程序了。
这些文章记录了我工作、学习中的一些心得,文笔尽量
做到清晰易懂。写得怎么样不好说,但我相信总是言之有物
的。大家如果有什么指教,欢迎给我留言。
我写过的文章中,点击率最高的应该是《谈谈Unicode
编码,简要解释UCS、UTF、BMP、BOM等名词》了。不过我更
希望想了解Unicode的朋友看看《浅谈文字编码和Unicode》。
后者的内容应该更加准确、全面一些。
|
|
 |
|
 |
 |
我写过的一些程序 |
|
前段时间开发过一个 Unicode文本编辑控件TextView。
下面如果有时间,我想在这个控件的基础上开发一个属于自
己的记事本。必须像记事本一样快,但功能要强大得多。我
可以把我喜欢的编辑器功能都放进去,甚至一些危险的功能,
例如网友agufana提出的“包含结果的替换”。
不过这个控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,例如输入法感知、
更换正则表达式引擎、文本拖动、按列选择...
|
|
|
 |
|
|
|
|
fmddlmyy源自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”。
其实,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”的拼音应该是伐(fá)木(mù)丁(zhēng)丁(zhēng),鸟(niǎo)鸣(míng)嘤(yīng)嘤(yīng) 。
丁(zhēng)丁(zhēng)是象声词,是那种带有振颤音的,树木的坚韧纤维对刀斧的反弹之声。
不过,我以前确实不知道“丁丁”的发音。另外,“鸟”的声母也错写成“l”。
8个首字母写错了3个,就像我在天涯的ID,把“寒塘渡鹤影”错记成“寒潭惊鹤影”。
好在只是一些标识,虽然错了,倒也没有失去标识的效用。
第一次看到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”这首诗是在高中时同学寄给我的明信片上。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,小鸟都渴望友谊,何况人呢?
当时我对这首诗印象很深。后来注册电子邮件时,用户名就用了伐木丁丁的缩写:fmdd。
一张明信片,寄明信片的同学大概早就忘记了,收明信片的我却还一直记得。
我们每天都会做很多事情,然后很快就淡忘了。但有时我们可能不知道,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,
却会影响其他人很长时间。
我相信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,它们在一时一地可能毫无效果。
但它们可能在很长的将来、在很远的地方影响着其他人做出其它的事情,最后又会影响我们自己。
作这个主页的意义也许就是这样吧。
|
|
|